日前,華北油氣錦30井區J30-7-P2井集成應用多簇密切割和混合水體積壓裂技術成功進站投產,日產氣5.5萬立方米。這是該井區2021年開發方案的最后一口井。
技術人員根據錦30井區儲層非均質性強、心灘分散且心灘間發育致密阻流帶、天然裂縫發育的特征,攻關形成水平井多簇密切割+混合水體積壓裂技術和定向井混合水體積壓裂技術瀝青網sinoasphalt.com。
截至目前,錦30井區2021年投產的23口新井累計產氣過億立方米,再次證實多簇密切割和混合水體積壓裂技術是實現強非均質氣藏高效建產的有效手段。其中,水平井投產10口,累計產氣7931萬立方米;定向井全部投產,累計產氣2107萬立方米。
近日,中原油田對衛81-3井進行調參提液,措施前日產液7.5噸,日產油4.2噸,綜合含水率43.5%,措施后日產液10.9噸,日產油6.4噸,綜合含水率43.6%,取得了較好的調參提液效果。
衛81-3井位于衛城油田衛81塊西南部構造復雜帶,生產層位沙四2-3,目前一注一采井網。中原油田地質、工藝技術人員聯合攻關,對該井注采情況、井筒情況、示功圖等進行綜合分析,認為該井地層能量充足,具備提液增油潛力,1月13日實施調參提液,沖次由原來的每分鐘1.3次上調至1.9次,提液后,日增油2.2噸,截至目前累計增油2噸,綜合含水穩定,也為該區塊同類油井措施增油提供科學依據。
針對杭錦旗沉積體類型多,氣藏類型多樣,氣水關系復雜,甜點描述難度大的問題,華北油氣研究院加大科技攻關力量,成立了地質物探一體化攻堅小組,根據不同類型氣藏特征,采用針對性的預測方法,創新形成了含水致密氣藏地質物探一體化甜點預測技術。
運用該技術,東勝氣田儲層及含氣性預測符合率達到85%以上,水平井氣層鉆遇率較應用前提升七個百分點,落實了動用儲量650億立方米,支撐了水平段長2000米水平井的成功實施。JPH-489井測試無阻流量達到105萬立方米/天,創氣田最高紀錄,有力支撐了“少井高產”,建成了年產氣量19億立方米的東勝氣田。同時,該技術也為東勝氣田其他目標區“十四五”產能建設提供了支撐。
近日,河南油田工程院油化所申報的“一種薄隔層稠油油藏下層水堵水方法及使用的堵水劑體系”獲得發明專利授權。
河南油田經歷幾十年注水開發,水層常常竄入油層,影響油井產量。為解決該問題,技術人員研究出薄隔層稠油油藏下層水堵水方法及堵水劑體系,對油層下部、隔層、水層上部進行封堵,有效延緩稠油下層水水竄,增強稠油熱采水平井開發效果,提高稠油儲量動用程度,對同類油藏開發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2019年以來,該項發明專利累計現場應用195井次,增油2.3萬噸,油汽比提高了23.8%。
2月10日,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優化調整埕北22F平臺注采方案,順利完成注聚井動態調配16井次,優化油井生產參數2井次。埕北22F平臺主管師劉化東介紹,通過不斷優化注采調整,目前埕北22F化學驅采油井組和外圍水驅采油井組整體開發形勢穩中向好,日產油增加82噸,綜合含水下降1.4%。
勝利海上油田位于渤海灣,歷經20多年注水開發,綜合含水率高達88%,采收率僅有36%。三次采油中的化學驅技術是提高油田采收率、實現油田高含水期長期穩產的重要技術手段。由于海上油田采出水含硫、采油平臺空間受限以及沒有成熟技術模式借鑒等原因,海上油田實施化學驅采油難度重重。
近年來,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在埕北22F平臺進行海上化學驅采油先導試驗,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采用集約化的設計思路,創新集成了氮氣密閉、生化除硫、快速分散、連續熟化、一泵多井、低剪切調控等多項注聚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注聚設備小型化、集約化和現場管理模塊化、智能化。
2021年1月,海上油田第一套注聚設備在埕北22F平臺正式投入運行,8月份開始注入表面活性劑和石油磺酸鹽,轉入二元驅階段,海上油田化學驅采油取得重要突破。埕北22F平臺已建成覆蓋57口油井的注聚規模,覆蓋地質儲量1200萬噸,預計提高采收率11.6%。
劉化東介紹:“與陸地油田傳統注聚技術相比,海上油田注聚新工藝不僅占用空間小,而且注入黏度高,具有聚合物熟化時間短、穩定性好、全程自動控制等突出優點,技術比肩國際一流?!?/span>
截至目前,海上油田已標定的化學驅見效油井10口,日產油增加93噸,綜合含水下降5.6%,其中埕北1FA-P4井見效顯著,日增油27噸。
“海上三次采油技術取得的重要突破,推廣應用于老區油藏開發后,將有效提高采收率?!眲倮吞锖Q蟛捎蛷S副總工程師周明亮表示,海上油田將持續深化開展三次采油先導試驗,加快形成關鍵核心技術體系,推進海上油田穩產上產。